
- 登入
- 註冊

有效的溝通是雙向且有明確目的的互動,但許多人不經意踩入溝通地雷而不自知。常見的溝通誤區包括:沒有聚焦目的、急於自我表達、缺乏訊息回饋(沒有閉環)、資訊傳達不清以及情緒掩蓋訊息。據統計,職場上90%的溝通問題都源自以上這些誤區,可見瞭解並避免它們是多麼重要。
積極聆聽,雙向交流
溝通不是獨角戲,傾聽和回應與表達同等重要。別一味急著發表意見,而應先確保理解對方的意思。聽的一方也有責任適時提問確認,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地附和。最常見的溝通落差就來自「有疑問卻不發問」和「自以為聽懂」。
例如部門會議上,小張用一堆術語匯報,小李沒聽懂卻不好意思發問,結果雙方對專案進度產生嚴重誤解。正確作法應是小李主動提問或復述重點讓小張確認,確保資訊雙向流動沒有偏差。養成良好傾聽習慣能建立信任,也讓對話更順暢高效。
想讓別人聽懂,自己得先搞清楚「我為何而說」。溝通前先明確目的,在對話中緊扣重點、條理清晰地表達。同時盡量使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,避免過多行話術語造成誤解。如果是跨部門交流,更要確認彼此對關鍵名詞的定義和討論目標是否一致。
不少溝通不良都是「雞同鴨講」所致——雙方以為討論的是同件事,其實認知差異很大。為避免這種情況,表達時可輔以簡單例子或比喻說明,並詢問對方的看法以確保理解一致。每次溝通結束前,建議總結結論或後續行動,確認大家都瞭解接下來要做什麼(形成閉環)。目標明確、資訊清楚,溝通才能事半功倍。
情緒失控是許多溝通問題的主因。職場上意見不合在所難免,此時更需要保持冷靜、理性表達。千萬別讓負面情緒主導談話,否則即使內容有理也可能演變成爭吵,使溝通陷入僵局(情緒一上來,訊息就傳達不進去了)。
遇到分歧時,試著站在對方角度想想對方的顧慮和需求,以尋找共同點。同理心是溝通的潤滑劑,當對方感受到被理解,情緒緩和下來,溝通自然更順利。也請選擇合適的時機溝通重要議題,在對方能專心聽的狀態下交流會更有效率。
當我們能控制好語氣和態度,以理服人而非逞一時之氣,溝通就能朝建設性的方向發展。
總之,溝通的目的在於達成理解與合作,而非爭論高下。用心傾聽、清晰表達並尊重對方意見,您便能遠離上述誤區,讓每一次職場溝通都順暢有效。